close
2006 當代文學展:【一發!】
有人埋頭寫了十幾年,辛苦地央求出版社印了幾本書,但一輩子下來,這些作品沒得任何獎、聽不到任何迴響,出版社還會以不佔倉儲為由,把賣不掉的初版書籍銷毀了事。但以下這些作家不同。他/她們在初試啼聲的那一發!他/她們就已經向世界昭告了自己的獨一無二。
伊麗莎白.柯斯托娃(Elizabeth Kostova)
作品:歷史學家
1972年,退休教授大衛‧強森帶著家人在當時還被稱為南斯拉夫的斯洛凡尼亞做交換教學。為了打發漫漫長夜,他每天晚上都對著三個女兒講述貝拉.盧古西主演的吸血鬼老電影裡,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片段。並且帶著他們在巴爾幹半島一帶旅行。那個時候伊麗莎白才七歲。33年後,當年灑下的這些種子,成長茁壯為極度出色的一本恐怖懸疑小說。伊麗莎白表示,她一直忘不了小時候父親跟她講過的吸血鬼故事。有一天,當她跟保加利亞裔的先生和狗狗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山上健行時,腦中突然出現了一位父親跟女兒講吸血鬼故事的畫面,然後一個念頭突然閃進她的腦海:如果講故事的時候,吸血鬼也偷偷在一旁聆聽呢?她不由得渾身冒起雞皮疙瘩,隨即立刻拿出背包中的筆記型電腦開始寫了起來。
伊麗莎白從來沒有看過史蒂芬.金的小說,這並不是因為她不喜歡恐怖小說,而是因為她不喜歡血腥,因此當她開始寫吸血鬼的時候,她決定只要在書中灑一小杯鮮血就夠了。柯斯托娃初試啼聲的這本小說,從出版社搶標預付金,到由Little, Brown以兩百萬美金的天價拔得頭籌開始,就已經注定了它不凡的氣勢,而且出版界也宣稱,《歷史學家》的出現,已經為其他的吸血鬼小說上了穿心極刑。畢業於耶魯大學,後來又得到密西根大學藝術碩士的學位的柯斯托娃表示,我們永遠不會對跟人類很相像的惡魔感到厭倦,每一個人心中都有黑暗的一面。儘管死亡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部分,但是人類永遠都會好奇如果能永生不死會是什麼樣子。
強納森.薩法蘭.佛耳
作品:啥都瞭了
一位來自美國的猶太人,為了要到烏克蘭尋找父親過去的家鄉,誤打誤撞地雇用當地的一位彆腳翻譯以及一位盲眼司機。短短幾天的行程,竟然揭開了一個小村落崛起乃至完全滅絕的歷史。烏克蘭的彆腳翻譯亞歷克斯用錯誤搞笑的英文記下這段旅程,原本沒人聽過的小鎮查欽布洛德,在公路電影的情節中,逐漸出現殘骸與回憶;美國來的強納森則根據旅程中的見聞,寫出風格奇特的鄉野傳奇。前者是偵探小說地不斷往前回溯,後者則是編年紀事地持續逼近,二段故事最終在納粹的大屠殺中交會,兩位敘述者也才發現他們生命竟如此地相互交纏。啥都瞭了。一切真相大白。(但真相又是什麼?)
莎娣‧史密斯
作品:白牙
這是一齣荒謬劇。舞台很大,角色在上面顯得渺小。台詞都像囈語或詛咒,悲傷看似很輕,笑聲很沈重。幾個主要演員:阿奇,一個做任何事都要靠擲硬幣來決定的英國白人。伊格伯,孟加拉裔的餐館服務生,活在自己曾曾祖父是國家英雄的光環裡。他鄉愁如此濃烈,卻只能跟餐館客人和好友喃喃傾訴。他們的兒女,活在各自心靈上的異鄉:滿頭捲髮的愛瑞希望自己變身成直髮美女,米列特幻想自己是義大利電影裡的黑幫老大,馬吉德一心想要前往科技許諾的未來……戲如人生,看時漫長,居然忽忽來到最後一幕。這是莎娣‧史密斯在她二十三歲時說的故事,關於過去與現在,關於地震、叛變、戰爭與預言,關於愛與折磨,關於東方對西方的大夢。關於一個年輕作家的幻滅,以及,憤怒裡的包容。
馬修.珀爾(Matthew Pearl)
作品:但丁俱樂部
1997年以最高榮譽(summa cum laude)畢業於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,200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。他因學術成績卓著,曾於1998年獲「美國但丁學會」(Dante Society of America)頒贈「但丁獎」(Dante Prize)之殊榮。他生長於勞德岱堡(Fort Lauderdale),現居劍橋。但丁俱樂部》巧妙融合文學歷史與懸疑情節,重現十九世紀中葉,宛如黑暗中世紀的美國。無論你認識但丁與否,這是一本媲美《玫瑰的名字》樂趣無窮的小說。1865年的波士頓,一票文壇菁英組成但丁俱樂部,想將義大利文豪但丁的《神曲》英譯出版,俱樂部的成員包括當時新英格蘭紳士派詩人及史家等,如郎費羅、婁威爾、侯姆斯,但當時此舉觸犯了保守的哈佛校方。計畫進行同時,波士頓劍橋地區發生了一連串謀殺案,只有俱樂部成員知道看似無關的連串謀殺,其犯案手法風格與但丁的《神曲》的〈煉獄篇〉如出一轍。俱樂部成員必須搶先破案,還給但丁清白的聲譽,小說的推理於此展開。
2006 當代文學展:【獨作】
奧斯特在美國的街頭獨自行走,赫拉巴爾在歐陸的底層靜靜地喧嘩,村上春樹純淨透明近乎無機質的日本市鎮,讓生活本身就變成一種孤單的展示。閱讀本來就有一種孤獨況味,創作則帶著一種千山獨行深入未知的姿態;而他們以獨作之姿,替孤讀的我們,描寫最貼近靈魂根柢的孤獨。
保羅.奧斯特(Paul Auster)
作品: 《神諭之夜》
《幻影書》
《昏頭先生》
《在地圖結束的地方》
《週末小故事》
《月宮》
《紐約三部曲》
《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: 保羅.奧斯特回憶錄》
美國勇於創新的傑出作家,其作品關注身分認同和生存意義,集小說家、詩人、翻譯家和電影編劇於一身。曾被《紐約時報》形容為「穿上膠鞋的卡夫卡」。1947生於紐澤西州紐渥克市,猶太中產階級家庭。獲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,後遊居法國,1974年返回美國於雜誌上發表文章。 1982年發表回憶錄《孤獨及其所創造的》,匯集了他對父親、家庭歷史和自我身分的回顧和思考。1987年中篇小說集《紐約三部曲》獲得國際聲譽。其作品中接合了歐洲風味的前衛、感性,筆端帶點憂鬱,文體清澈,並擅用嘲諷式的象徵主義;此外,他經常運用文學遊戲使故事生動,並在每一本新書中鞭策自己徹底重塑風格。《幻影書》被《紐約時報》評為2002年最佳小說。編有《週末小故事》、《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》,亦相當叫座。
博胡米爾.赫拉巴爾
作品: 《中魔的人們》
《底層的珍珠》
《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》
《過於喧囂的孤獨》
世世紀下半葉捷克先鋒派作家最重要的代表。他出生在布爾諾,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均在小城市尼姆布林克度過,父親是該市啤酒釀造廠的經理,母親為業餘演員,家庭生活優裕。一九三五年入查理大學攻讀法律。一九三九年德國納粹占領軍關閉了捷克斯洛伐克所有的高等學府,赫拉巴爾因而輟學,戰後回校完成學業並取得法學博士學位。自一九三九年起,有二十餘年時間,他先後從事過十多種性質不同的工作,當過公證處職員、倉庫管理員、鐵路工人、列車調度員、保險公司職員、鋼鐵廠的臨時工、廢紙收購站打包工、劇院布景工和跑龍套演員等等。一九六二年以後專門從事寫作。多種多樣的生活經歷為他的小說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,他曾說過:「我的作品實際上是我生活的注釋。」也正是由於他長期生活在普通勞動人民中間,他的小說才有那樣濃厚的鄉土氣息,被認為是最有「捷克味兒」的捷克作家。
赫拉巴爾的創作生涯起步較晚。在一篇題為〈我為什麼寫作〉的文章中,他回憶說:「二十歲以前,我壓根兒不懂什麼是寫作,什麼是文學,中學時期我的語文成績經常不及格。」但二十歲以後,他迷上了文學,並在寫作中找到了極大的樂趣。他起初寫詩,但從未出過詩集,後來轉而專寫小說。赫拉巴爾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《底層的珍珠》於一九六三年問世,那時他已四十九歲。不過,他的小說創作活動實際上在五○年代或更早一些時候便已開始,只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,他的小說大多未能與讀者見面。《底層的珍珠》出版後立即受到重視,許多評論家看出作者已是一位有獨創性的成熟作家。次年,他的另一本更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集《中魔的人們》出版,引起很大的反響。赫拉巴爾在不同場合曾對這個詞的含義作過反覆闡釋,他說「中魔的人」是這樣一種人:他們善於從眼前的現實生活中十分浪漫地找到歡樂,「善於用幽默,哪怕是黑色幽默來極大地妝點自己的每 一天,甚至是悲痛的一天」。中魔的人透過「靈感的鑽石孔眼」觀看世界。他看到的汪洋大海般的美麗幻景使他興奮萬狀,讚嘆不已,於是他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,沒有人聽他說的時候,他便說給自己聽。他講的那些事情既來自現實,又充滿了誇張、戲謔、怪誕和幻想。由於這個詞是赫拉巴爾生造的,譯者只得憑自己對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和體會,姑且譯為「中魔」。另有譯者建議乾脆音譯為「巴比代爾」並附以說明。這也未始不是個辦法。
《過於喧囂的孤獨》是赫拉巴爾晚年的作品,在風格上與他早期的小說略有不同。這部小說通過廢紙收購站的一個老打包工漢嘉的通篇獨白,講述他在這裡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故事和感想。赫拉巴爾曾於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八年,在布拉格的一個廢紙收購站當了四年打包工。據他自己說,他到這裡工作之後不久,便產生了要寫這麼一篇小說的想法。這個想法在他腦海裡醞釀了二十年之久。廢紙收購站的四年生活給他的感受如此之深,使他一直沒有放棄這個題材,而是不斷地對它加以補充,進行反覆的深刻思考,直到主人公漢嘉與他自己融為一體。
《幻影書》
《昏頭先生》
《在地圖結束的地方》
《週末小故事》
《月宮》
《紐約三部曲》
《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: 保羅.奧斯特回憶錄》
《底層的珍珠》
《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》
《過於喧囂的孤獨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